第一次聽到嚴長壽的名字是在替代役的大餐課
當初記憶已經有點模糊,只記得這特別的名字還有似乎是個很厲害的人
剩著這點印象,剛好在找尋TED影片時發現他的演講
一場40分鐘的演講,讓我認識了一位睿智的長者
這場演講的主題為---思辨
思辨是一個重要的能力,尤其在資訊爆炸的現代
各種不同價值觀的衝擊,更該培養這種能反思自己是否正確的能力
讓我們不會被錯誤的意識形態操控
也別被自己的主觀意識所影響了正確的判斷
像你喜歡的人做錯事,你是否能指責他?不喜歡的人做對事,是否能讚賞他?
『台灣不乏批判,也不缺乏表達立場的人,但缺乏捲起袖子做事的人』
面對台灣這塊土地,想要改變
從教育制度著手是嚴先生認為的根本問題也是他致力去做的事
這想法跟我不謀而合
從現有教育制度來看台灣
台灣創造出太多只會做標準答案的學生,
我們能有效率且出色的完成工作,卻缺乏自己的創意
起因還是在於整個社會對於教育本質的期待
很常聽到的一句話:『興趣並不能當飯吃』
學習變成只是翻轉劣勢的工具,努力讀書擠破了頭就是為了更好的出路
學習不該是這樣的,人的一生工作很重要
但能將熱情託付於工作中來的更重要
否則一生只為了生活品質為了好過,便放棄夢想
這樣跟行屍走肉有甚麼區別?
當然這樣的觀念在上一代是很難被接受的
因為我們這一代的經濟基礎就是建立在上一代犧牲夢想所來
在上一代,戰爭過後的時代
凡事都要從頭來,雖然很苦,但人人都很認命
台灣錢淹腳目,只要你努力哪怕沒有錢賺?
那是個開發中的時代,台灣的精緻代工和廉價人力為經濟起飛做出重大貢獻
但將相同的產業模式放於現代,已漸漸不可行
由開發中變已開發國家,現有台灣面臨轉型的問題
我們不能只在依賴cost down壓低人力成本、引進外勞等方法來維持毛利
這樣的下場只會造就更多的22K,只著重眼前小利的後果就是失了未來的發展性
所以從基本問題來看,我們必須擁有創意的人才而不是有效率的鸚鵡。
但發現問題後,從何著手?
從偏鄉著手、嚴先生目前任東部兩間學校的董事
創意教育的華德福和創立一個均一中教育平台
『我們為什麼只有一個第一名,為什麼不是人人都是第一名』
只聽嚴先生描述不大能懂其中運作的細節
但大方向就是,創意教育和人人皆享有均等的教育資源
創意教育讓孩子可以適性發展,朝自己真正想走的路前進。
(這跟之前有幸聽到劉安婷來醫院演講:Teach for Taiwan 理念很相近)
這也讓我反思,如果我認為教育重要
那我該如何用自己的能力來幫助這些孩子和台灣的未來?
捐錢和物資只是個簡單的起點,更重要的是捐出自己的時間
做法在我心中已經有個慢慢萌芽的想法
以上是聽完演講後的的一些心得,
這是場很值得花四十分鐘來聽的演講
讓你除了對台灣目前處境更加瞭解,也可以對台灣未來有所反思
其實心得中還有很多沒有提到具啟發性的想法 ex,現代人面對現有科技展現的態度
礙於想做的事還很多,一篇心得文的產出要花好長的時間啊!!!!!!
期許自己能越來越加快構思和文筆的能力來做更多有意義的分享
最後以嚴先生所說的台灣的四個未來做總結
原創的未來、人文的未來、接軌國際、行動的未來
『這個世界沒有那麼悲觀,只是希望大家都捲起袖子來,你─就是改變的起點』
演講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enuiJ6U2uI&index=29&list=PLvF2-gHIDIFN03IT8ALz-28bXaSdJq5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