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 think therefore I am

IMG_1456.JPG

維持本有的文章習慣,助長發文必附圖的風氣

讓看倌們可以在覺得廢文無聊之餘還願意點進來瞧瞧

不過擔心之前PO的一些有趣網路圖片會有違反肖象權及智慧財產問題

於是之後都會擺上和題目相關的照片,並會在文章最後揭曉照片的地方及故事

望各位看倌還能多多捧場來小弟這發文指教 <0>

---------------------------- 廢話分隔線  -----------------------------------------------

讀書心得系列很早就想試試看

"透過書寫記錄和修飾可以再一次檢視自己的想法"

"也希望廣大的網友可以在下方留言討論彼此心得˙"

畢竟看過的好書不和大大們分享討論,自己閉門造車久了

時常會有自己的理論總是正確的天真想法

---------------------------  本片開始  ----------------------------------------------

行為的藝術 52個非受迫性行為偏誤

作者: Rolf Dobeli

生於1966年,為瑞士聖加侖大學博士,曾擔任過大公司執行長,目前為一名企業家,

且為商業書籍網站getAbstract 創辦人之一

寫過最暢銷的書是2011年的作品《思考的藝術》

作者擅於撰寫討論人們的認知偏誤,幫助人們在個人生活、經商、理財方面清楚思考並做對的決定

心得:

「否定之路」,作者在前言開宗明義的說了古代思想家追求的道路

"否定的智慧比肯定的智慧還要來的有用處"

我們無法知道如何能夠成功,但至少可以想辦法避免愚蠢的決策和行為導致失敗

所以作者寫了52種因為不好的思考方式所致的行為偏誤

每個章節不連貫且只佔兩三頁篇幅,搭配輕鬆詼諧的文筆(像)

很適合一天花個十到十五分鐘慢慢的看,慢慢思考和內省自己是否如文章所說

把避免錯誤的思維方式變得跟呼吸一樣自然,腦袋應該也會來個量子跳躍吧!

如果只單純丟出想法和現象,那這本書不會這麼討喜

每個章節最後作者會提出幽默的解決想法

雖然大部分章節都很有意思,但為了不寫打出太冗長的心得

以下就抓幾個對自己思維蠻有幫助篇章

【平均性的問題】

"我從未涉過一條平均深度為一公尺的河流"

要是相信了這句話而涉水渡河,那可能會溺死在落差三公尺的水底啊!

這說明了平均的概念不適用在某些事物,尤其是分布不規則的事情,

像是基金,你相信了他平均的年化報酬,而沒仔細注意是剛開始前幾年好績效拉提了最近的爛報酬率,

所以當遇到平均問題時,一定要試著瞭解背後實際分布情形,任憑大腦直覺去相信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顧慮太多】

不同於平均性問題,這裡提到高爾夫選手因輝最後一竿顧慮太多,最終和冠軍擦肩而過,

這結果是由於想太多而影響了頭腦的情感智商

那何時該憑直覺?何時該顧慮多一點呢?

當牽涉到運動或已經回答不下千次的問題,又或者像評斷食物選擇人是否信賴都可以用情感智商(直覺)去解決。

不過牽涉到像投資決策這種演化中沒學到的,就要冷靜思考一下。

【誘因排擠】

"所有人們非出於金錢動機所從事的行為,會因為報酬而瓦解意願"

這完全跟我第一份工作不謀而合

第一份工作是在台北的北投某醫院上班,裡面薪水是全台北數一數二低

起初,會先跟你說各種醫院的使命和成就,而不是馬上跟你談薪水

不得不說,這很有效.........

在裡面工作的人大多是認同院長理念並願意為病人奉獻的人

但沒有太多的人質疑薪水太低這件事,儘管如此大家還是甘之如飴

因為出於一種使命,也就是非金錢動機所生的行為

這也告訴了我們,在成立一家店之前,絕對要先找好你的理念

並把理念訴諸應徵的員工,這樣他就不是替錢工作而是為了理念賣命

P.s.在快離職前,得知第一個工作的低薪解釋,原來是想讓之後教育好的人才外流,去幫助更多醫院!!!

     多麼偉大的情操啊!?

【威爾羅傑斯現象】

也是探討平均的問題,這裡提到的"分期遷移"

一個老闆兩家汽車公司,第一家公司有A~C業務員,第二家為D~F

A~F等六個業務員依序每個月可以賣出1,2....6台汽車

所以第一家每個月平均賣出(1+2+3)/3=2台車  第二家每個月平均賣出(4+5+6)/3=5台汽車

如果提升兩家績效你可以得到一大筆獎金,如何做呢?

將第二家公司的D業務員的業績移到第一家就可以簡單做到,

儘管整體結果並沒有改變,卻讓我們對結果印象深刻,

這方法應用到醫學研究或投資報告一樣會輕鬆欺騙了我們的大腦

【選擇盲從】

"A檔基金投報率5%,比放在銀行好太多了"

"這個空地發展成百貨公司,比他荒廢在那邊更有意義"

以上乍聽很有道理的言語,再仔細想想

A檔基金應該是要和其他基金做比較而不是拿銀行定存比

土地發展應該和其他選擇做比較像是公園或學校等等的效益

再做出決定之前我們都要謹慎的和次佳選擇再做一次比較,

不然就會有人再拿X或Y的選項來欺騙你。

 

 

書中有很多聽起來相似或矛盾的章節,

【平均的問題】、【簡單的邏輯】、【情意的捷徑】、【顧慮太多】

他提醒了不˙要輕易相信直覺,但也告訴你某些情況下,直覺的重要

 

【非我發明症候群】、【假共識效應】、【圈內圈外偏見】

告訴我們似乎常常會過度覺得自己最棒,別人都比不上自己的想法

最終導致或在某個特定的圈子內生活。

所以當和大家想法不同時,試著想想對方不是傻瓜,來檢視自己的做法或想法是否有誤。

 

【規畫謬論】、【蔡加尼克效應】、【拖延症】

雖然知道以前大部分預測都過於樂觀、但還是真心相信今天安排再實際不過了,

而因為過於樂觀導致任務遲遲無法完成,任務本身就會一直折磨著我們,不停讓自身感受到壓力

而我們只需要訂定好的計畫,就可以從壓力中解放

1.將大目標切成多個次目標

2.制定詳細計畫

3.訂定次目標明確時間

這樣做就能讓你感到安心,也能克服"拖延症"這個大魔王

 

 

 

心得最後回到本書的封面提的三個問題

 

為什麼「最後的機會」總是讓人失去理智?

為什麼明知改變有益,我們卻選擇安於現狀?

為什麼想得愈多,愈容易失敗?

 

腦袋是健忘的,希望能藉由這三個問題當作重製鑰匙

在情緒翻騰和不理性占據腦袋時候,深吸一口氣,

回想它們,迅速格式化腦袋,做出有智慧的行為。

最後,真心推薦大家可以入手一本~<End>

---------------------------------------------------------------------------------------------------------------------------------------------------

最後是照片的故事

這幾年台南出現很多適合拍照打卡的地方

其中一個是台南的大內彩繪村

充滿許多各式卡通人物(ex.龍貓、冰原歷險記、小小兵....)

許多畫像都如同照片,和現實物品做了結合

如果有興趣在老舊三合院裡散步發現驚奇,歡迎來逛逛

http://www.ipeen.com.tw/comment/811862

 

 

arrow
arrow

    阿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